在“双碳”战略引领下,新能源重卡正成为交通领域绿色变革的核心驱动力。新能源重卡以电能驱动为核心,通过环保属性与经济性优势的深度融合,推动货运行业向低碳化加速转型。
当前行业已形成纯电动(含超充)、换电及氢燃料多线并进的技术格局,依托高安全性电池、智能电驱系统及高效补能方案,逐步突破封闭场景与短途运输的应用边界。政策支持、技术迭代与市场需求的三重共振,推动产业迈向规模化发展新阶段。
一、政策频发,新能源重卡发展进入“黄金时代”
自2024年以来,国家及地方层面围绕新能源重卡的利好政策持续出台,为产业发展注入强大动力。
2024年3月,国务院印发《推动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行动方案》,明确加快淘汰国三及以下排放标准营运类柴油货车,持续实施老旧营运车船更新补贴 ,为新能源重卡的市场替换提供了政策基础。同年5月,交通运输部等十三部门发布《交通运输大规模设备更新行动方案》,进一步强调加快淘汰更新老旧营运柴油货车,有序推广新能源营运货车,从交通运输行业层面指明了新能源重卡的推广方向。
进入2025年,政策扶持力度进一步加大。1月5日,国家发展改革委与财政部联合发布通知,加快报废高耗能高排放老旧货车,并给予资金补贴 ,直接推动老旧重卡的淘汰进程。3月12日,交通运输部等多部门发布关于实施老旧营运货车报废更新的通知,明确提前报废中重型老旧营运货车补贴标准从1万元至4.5万元不等,新购新能源营运车辆补贴标准从3.5万元至9.5万元不等,新购新能源城市冷链配送货车补贴标准为3.5万元/辆 ,真金白银的补贴极大激发了市场对新能源重卡的采购热情。3月19日,多部门又印发《2025年老旧营运货车报废更新工作实施细则的通知》,进一步细化补贴落实细节,确保政策落地见效。
在地方层面,各地纷纷响应国家政策,结合自身实际情况出台配套措施。例如山西长治,政府鼓励全市大型工矿企业优先使用新能源重卡,实行路权优先等支持政策,并积极引导社会资本参与电动重卡推广,形成多元化投融资机制,同时加速配套建设,完善充换电基础设施布局,使得大型工矿企业大宗货物运输短途接驳新能源车运输比例逐步提升。
二、销量暴涨,新能源重卡渗透率逼近20%
政策的持续发力在市场销量数据上得到了直观体现。2024年,我国重卡市场共计销售90.17万辆,同比微降1.03%。但新能源重卡却实现快速增长,累计销量超过8.2万辆,同比大增139.4%,其渗透率从年初的10.69%持续攀升至年末的21.89%,全年渗透率达到13.61%,较2023年的5.58%实现大幅增长,成为重卡市场中的增长亮点。
进入2025年,新能源重卡增长势头更为强劲。第一季度,国内重卡市场销量为26.5万辆,同比微降2.8%,仍面临一定市场压力。但新能源重卡却逆势上扬,累计销售30298辆,同比增长176.6% ;尤其是3月份,新能源重卡销量更是达到15000辆,同比大涨183.2%,环比增长83.5% 。从品牌格局来看,三一、徐工、一汽、重汽、陕汽、东风、福田等品牌占据前列,其中徐工新能源重卡累销4961辆位列行业第一,累计份额达到16.38%。新能源重卡的市场份额不断扩大,正逐步改变重卡市场的原有竞争格局。
三、电动化优势凸显,成新能源重卡普及关键
新能源重卡的快速增长,背后是其日益凸显的电动化优势,这一优势体现在购车成本与长期使用经济性两个关键层面。
在购车成本上,动力电池技术的成熟起到了关键作用。如今,电池寿命提升至8年以上,残值率超过30%,磷酸铁锂电池能量密度突破180Wh/kg ,续航提升至300公里以上。技术进步带来成本下降,叠加各地强力的新能源重卡购车补贴,使得车辆价格大幅降低。以280度电池配置的车型为例,售价普遍在40万元左右,同比降幅至少30%以上。
长期使用经济性上,新能源重卡TCO(全生命周期成本)优势显著。能耗成本方面,纯电重卡每公里成本可压缩至1元/公里以下,而传统燃油重卡约2 - 3元/公里,新能源重卡电耗成本仅为燃油重卡的1/3水平,按每年行驶里程计算,年节省燃料费用超10万元。加之电池寿命长,后期更换成本在长期使用中被摊薄,使得新能源重卡在整个使用周期内成本优势明显。
四、应用场景多元,不同场景各有优势
新能源重卡的应用场景正不断拓展,在多个领域展现出独特优势。
1. 封闭场景:在港口与矿山等封闭场景中,运输路线固定,补能设施集中,换电模式可大幅提升效率。比如在钢铁厂原材料运输中,换电重卡因补能快、成本低,正逐步替代LNG重卡;建筑工地的渣土车、搅拌车等工程车辆需高频次作业,电动化不仅能降低噪音污染,还符合城市环保要求,新能源重卡成为理想选择。
2. 资源运输场景:煤炭、砂石料等资源运输具有“满载去、空车回”的特点,电动重卡在单趟150 - 300公里范围内已展现出经济性优势。随着技术发展与成本降低,未来有望成为该场景的主流运输工具。
3. 物流运输场景:在城市配送中,冷链、生鲜等短途物流需求增长,电动重卡凭借低运营成本,渗透率快速提升;在城际货运方面,随着换电站网络的不断完善,中长途物流场景渗透率预计从22%提升至30%以上,新能源重卡正逐步渗透传统燃油重卡占据的物流运输市场。
五、未来趋势向好,2025年或成爆发临界点
展望未来,2025年对于新能源重卡行业而言意义重大,有望成为行业爆发的临界点。
从市场规模来看,中金公司研报预计,2025年随着更多传统车企加大新能源重卡的投入和市场需求的进一步释放,新能源重卡的渗透率或将快速突破20%,年销量有望突破15万辆 ,市场规模将迎来显著增长。
应用场景方面,2025年新能源重卡将在500公里以下的应用场景中实现全覆盖。当前,充电重卡早期多集中于港口、矿山等封闭场景,但随着500度、600度长续航车型的普及,以及充电桩灵活布局的便利性,其应用范围已延伸至500公里运输半径的中长途干线,城建渣土、冷链物流等中短途场景渗透率也将进一步提高,而长途运输则依赖固态电池和超充网络的完善。
产品创新与多元化应用场景将成为行业发展重点。电动化、智能化、网联化、绿色化将成为下一阶段竞争焦点。以应用场景为导向,不同场景的商业模式逐渐清晰,各大车企、桩企及头部企业纷纷在加速布局重卡专用充换电及加氢站基础设施投资与建设运营。重卡长途运输以超充为主,短途高频场景换电更具优势,氢燃料电池重卡或成补充,尤其在北方低温地区。各大主机厂已经规划了多样化的新能源重卡产品线,涵盖牵引车、自卸车、搅拌车、载货车、专用车等全系车型,以及纯电、氢能等多种能源技术路线。
综上所述,2025年新能源重卡增速“爆发”并非偶然,而是政策、技术、市场等多方面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在未来,新能源重卡有望在货运领域占据更加重要的地位,成为推动交通运输行业绿色低碳转型的主力军 ,其市场前景潜力巨大,值得行业内外持续关注与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