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2日消息,中国充电联盟今天公布了2025年4月全国电动汽车充换电基础设施运行情况。
数据显示,截至2025年4月底,全国充电基础设施累计安装数量已达1406.4万台,同比增长率高达46.3%,彰显了充电设施建设的迅猛势头。
在2025年的前四个月里,充电基础设施新增数量达到了124.7万台,同比增长22.5%,其中公共充电桩增量尤为显著,为41.3万台,同比增长率高达64.7%。
公共充电基础设施运行情况,2025年4月比2025年3月公共充电桩增加9.2万台,4月同比增长34.1%。截至2025年4月,联盟内成员单位总计上报公共充电桩399.2万台,其中直流充电桩183.4万台、交流充电桩215.7万台。从2024年5月到2025年4月,月均新增公共充电桩约8.5万台。公共充电基础设施省、区、市运行情况,广东、浙江、江苏、上海、山东、河南、湖北、安徽、四川、北京TOP10地区建设的公共充电桩占比达67.7%。全国充电电量主要集中在广东、江苏、河北、四川、浙江、上海、山东、福建、河南、陕西等省份,电量流向以公交车和乘用车为主,环卫物流车、出租车等其他类型车辆占比较小。2025年4月全国充电总电量约61.4亿度,较上月增加2.7亿度,同比增长55.6%,环比增长4.6%。公共充电基础设施运营商运行情况,截止到2025年4月,全国充电运营企业所运营充电桩数量TOP15,分别为:特来电运营76.6万台、星星充电运营67.2万台、云快充运营62.3万台、小桔充电运营24.0万台、蔚景云运营22.1万台、国家电网运营19.6万台、驴充充运营12.2万台、深圳车电网运营10.5万台、汇充电运营9.2万台、南方电网运营9.0万台、依威能源运营7.9万台、万城万充运营5.5万台、蔚蓝快充运营5.3万台、昆仑网电运营5.0万台、均悦充4.8万台。这15家运营商占总量的85.5%,其余的运营商占总量的14.5%。
充电基础设施整体运行情况,2025年1-4月,充电基础设施增量为124.7万台,同比上升22.5%。其中公共充电桩增量为41.3万台,同比增长64.7%,随车配建私人充电桩增量为83.4万台,同比上升8.8%。截止2025年4月,全国充电基础设施累计数量为1406.4万台,同比上升46.3%
充电基础设施与电动汽车对比情况,2025年1-4月,充电基础设施增量为124.7万台,新能源汽车国内销量365.8万辆,充电基础设施与新能源汽车继续快速增长。桩车增量比为1:2.9,充电基础设施建设能够基本满足新能源汽车的快速发展。
5月12日,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简称“中汽协”)召开月度信息沟通会。根据中汽协统计,2025年1至4月份,中国汽车产销量分别完成1017.5万辆和1006万辆,同比分别增长12.9%和10.8%,首次双超千万辆。其中,新能源汽车产销量分别完成442.9万辆和430万辆,同比分别增长48.3%和46.2%,新能源汽车新车销量达到汽车新车总销量的42.7%。
从国内市场表现来看,今年1-4月新能源汽车国内销量365.8万辆,同比增长45.2%。其中,新能源乘用车国内销量344万辆,同比增长44.7%;新能源商用车国内销量21.9万辆,同比增长54.1%。
出口方面,2025年1至4月份,中国汽车出口193.7万辆,同比增长6%。其中新能源汽车出口64.2万辆,同比增长52.6%。
中汽协有关负责人表示,2025年以来,各项宏观政策协同发力,经济呈现向好态势,为我国汽车市场的稳定增长提供了坚强支撑。同时,“两新”等政策及时出台实施、企业产品技术不断升级、产品价格相对稳定,共同促进市场活力持续释放。
5月11日,全国乘联分会发布2025年4月份全国乘用车市场分析。数据显示,4月全国乘用车市场零售175.5万辆,同比增长14.5%,环比下降9.4%。今年以来累计零售687.2万辆,同比增长7.9%。
其中4月新能源乘用车市场零售90.5万辆,同比增长33.9%,环比下降8.7%;1-4月累计零售332.4万辆,增长35.7%。
从4月市场来看,新能源渗透率51.5%成增长主力,自主品牌份额飙升8个百分点,“以旧换新”政策带动70%私人购车升级。4月全国乘用车厂商批发219.0万辆创当月历史新高,同比增长10.7%,环比下降9.2%;1-4月全国乘用车厂商批发846.8万辆,同比增长11.1%。
此外,根据乘联数据,4月乘用车出口(含整车与CKD)42.3万辆,同比下降2%,环比增长7%,1~4月乘用车厂商出口155万辆,同比增长1%。4月新能源车占出口总量的44.6%,较同期增加14个百分点。
在不同品牌方面,4月自主品牌零售115万辆,同比增长31%,环比下降5%。当月自主品牌国内零售份额为65.5%,同比增长8个百分点。1-4月自主品牌零售市场份额64%,较去年同期增长7.9个百分点。
4月主流合资品牌零售44万辆,同比下降3%,环比下降8%。4月德系品牌零售份额15.6%,同比下降3.4个百分点,日系品牌零售份额12.2%,同比下降2.7个百分点。美系品牌市场零售份额4.8%,同比下降1.1个百分点。
4月豪华车零售17万辆,同比下降18%,环比下降32%。4月的豪华品牌零售份额9.5%,同比下降3.7个百分点,传统豪华车市场零售份额表现较好。
乘联会指出,随着外部环境的剧烈复杂变化,国家促内需消费的核心增长就是私车消费,4月的汽车消费和增加值贡献是很好的。在国家促消费政策推动下,很多省市出台并逐步落实了相应的促消费政策,叠加主机厂厂补加码、金融支持、车展等线下活动的全面启动,4月车市走势良好。随着春节前的燃油车消费潮转为节后的新能源消费潮,新能源渗透率持续提升,新能源车成为春季乘用车市场恢复的主要驱动力。
乘联会分析表示,今年直观的降价价格战稍显温和,但年款增配、调整车主权益等隐形优惠措施层出不穷。4月份仅有14款车型降价,较去年4月份的41款和2023年4月份的19款数量大幅下降,体现了降价潮明显降温的特征。4月传统燃油车的促销幅度22.2%,较上月增长0.1个点,燃油车促销连续10个月稳定在22%左右。
乘联分会秘书长崔东树认为,今年的新车降价规模相对温和。目前的价格竞争主要是新车推出直接突破原有价格的下限,而不是增配不降价的模式。2025年截至4月的降价车型总体不多,主要是新能源车,集中在2-4月。燃油车1月较多,4月较少,仍属正常。
他还表示,随着国家报废更新的促销补贴的力度强化,市场回暖,对车市的拉动效果很明显,因此价格战的压力相对减缓,春季车市进入持续走强的良好状态。
资料来源及致谢
中国充电联盟
中国汽车工业协会
乘联会